立秋 ▏暑去涼來,一葉知秋 | ||
[ 發(fā)布時間:2018/8/9 閱讀:5328次 來源:管理員 ] | ||
八月七日,立秋。 立秋,標(biāo)志著孟秋時節(jié)的正式開始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斂也”。 此時,暑去涼來,萬物澄清。
一候涼風(fēng)至。西方凄清之風(fēng)曰涼風(fēng),溫變而涼氣始肅也。 二候白露降。大雨之后,清涼風(fēng)來,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,尚未凝珠,故曰白露降,示秋金之白色也。 三候寒蟬鳴。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。
— 啃秋 —
在江南地區(qū),立秋之時要吃西瓜以“啃秋”。 民國時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記載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謂之啃秋�!比藗兿嘈帕⑶飼r吃西瓜可整個秋天不生病,并可免除冬天和來年春天的腹瀉。 有迎秋之意,亦可抒發(fā)豐收的喜悅。
— 曬秋 —
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(nóng)俗現(xiàn)象,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。 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生活在山區(qū)的村民,由于地勢復(fù)雜,村莊平地極少,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、屋頂架曬或掛曬農(nóng)作物。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場景,逐步成了畫家、攝影家追逐創(chuàng)造的素材,并塑造出詩意般的“曬秋”稱呼。
— 貼秋膘 —
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。因為人到夏天,本就沒有什么胃口,飯食清淡簡單,兩三個月下來,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。秋風(fēng)一起,胃口大開,想吃點好的,增加一點營養(yǎng),補償夏天的損失,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:在立秋這天,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,“以肉貼膘”。
— 食秋桃 —
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(xí)俗。 每到立秋日,人人都要吃秋桃,每人一個,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。等到除夕,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,人們認(rèn)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。 立秋過后,南方天氣仍然很熱。圣布凡家紡提醒:晚上開空調(diào)睡覺要蓋上夏被,以免著涼喲!
|
||
| ||